当责备的事 耶稣生气了

马太福音23:1-12


序语:

  1. 主耶稣让我们看到的形象总是温文尔雅,说话总是安慰、鼓励。
  2. 当他面对伤心的人,他总是安慰;
  3. 面对孤单的人,他总是愿意成为他们的朋友;
  4. 面对软弱的人,他总是支持他们;
  5. 面对愚拙、无知的人,他总是谆谆告诫;
  6. 面对软弱跌倒的人,他会一次次的给予机会;
  7. 面对疾病伤痛的人,他会医治他们。
  8. 可是,耶稣在圣经记载中,他却对一种人,发出了最强烈的指责。
  9. 在甚么心境中,耶稣发出这样的指责。
  10. 为甚么耶稣要责备他们呢?

一、能说不能行

  1. 耶稣责备他们的第一个原因,
  2. 那时、耶稣对众人和门徒讲论,说:「文士和法利赛人坐在摩西的位上,凡他们所吩咐你们的,你们都要谨守遵行;但不要效法他们的行为;因为他们能说,不能行。」
  3. 耶稣对这些人最深刻的印象,一想到这些法利赛人,他第一个想到的是「这些人能说不能行。」
  4. 这些人说些甚么?
  5. 要爱人,「爱人如己」
  6. 要爱神,「嘴唇尊敬、心却远离。」
  7. 要孝顺,「把供养父母的,藉口奉献给神。」
  8. 要敬虔,「只有敬虔的外貌,没有敬虔的实在。」
  9. 可是他们都做不到。
  10. 上个礼拜,王老师的分享。
  11. 我一边听,一边问自己,如果是一对基督徒青年,他们会不会停下来?
  12. 我一边听,一边问自己,如果是我,我会不会停下来?
  13. 老实说:「我没有把握。」
  14. 问题在于,圣灵一定会感动我们去做。只是,当圣灵提醒我们时,我们愿不愿意顺服圣灵的感动及带领?
  15. 耶稣要我们,能说也能行。
  16. 另外,耶稣在这里也提到一件很特别的处世观。
  17. 耶稣虽然说,不要效法他们的行为;但却提醒我们:「凡他们所吩咐你们的,你们都要谨守遵行。」
  18. 他把对法利赛人的言行不一致的态度与他们的教导分开。
  19. 对他们言行不一的态度,我们需要避免,但对他们的正确教导,我们需要遵行。
  20. 嫉恶如仇,并不包括连好的教训都要丢掉。
  21. 这是我常犯的毛病,必须要改善的问题。
  22. 我们常认为,一个人如果说得到,做不到,那他说的也不值得听。
  23. 但耶稣却认为,只要是对的,谁说的,对我们都有帮助。
  24. 如果以前你只能从十位正人君子的教导中得到帮助,今天,你也可以从十位假冒为善的人得到帮助。
  25. 因为他们的言语可以帮助你。

二、自己不担,却要别人担重担

  1. 耶稣责备他们的第二个原因。
  2. 他们把难担的重担捆起来,搁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个指头也不肯动。(4)
  3. 法利赛人面对众人的心态,和耶稣完全不同。
  4.  
  5. 当他面对伤心的人,耶稣总是安慰;法利赛人却是雪上加霜
  6. 面对孤单的人,他总是愿意成为他们的朋友;法利赛人却是刻意远离。
  7. 面对软弱的人,他总是支持他们;法利赛人却是逼迫他。
  8. 面对愚拙、无知的人,他总是谆谆告诫;法利赛人却是嘲笑、讥讽。
  9. 当耶稣让一位瞎眼的人得到医治,居然有法利赛人攻击他,因为他在安息日治病。
  10. 当耶稣让一位卧病38年的人得到医治,居然有法利赛人攻击他,因为他在安息日治病。
  11. 法利赛人这样的态度,也是让耶稣最难以忍受的事情。
  12. 太11: 28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29 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30 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
  13. 耶稣基督藉著关怀、教导、祷告,要让每一位来到他面前的人,卸下难以背负的重担,而不是要加重任何一个人的担子。
  14. 可是法利赛人,却是让每一位与他们接近的人,觉得所背的担子越来越重。
  15. 当我准备这一篇信息时,我自己常问,对在我身边的人,我是带给他们重担?还是减轻他们的担子?
  16. 对我的同事、同工,我是带给他们重担?还是减轻他们的担子?
  17. 当我面对学生,我指定的作业,是带给他们学习的重担?还是帮助他们学习的担子能更轻省?
  18. 尤其是,我想到我的家人,我是带给他们重担?还是减轻他们的担子?
  19. 德勒撒修女在加尔各答的事工「服事贫穷中最贫穷的人」遭受批评。
  20. 缺乏良好先进的医疗设备、健全的医院行政体系、足够的卫生设备、优秀的财政管理以及完备的就业辅导。
  21. 德勒撒的修女的回答是,我所做的只是尽我的护士才能所能做的,其他的请你过来和我们一起做。
  22. 「你看到,那你做嘛!」其实应该改成,「你看到,那我们一起来做嘛!」

三、一切所作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见

  1. 耶稣责备他们的第三个原因,
  2. 法利赛人一切所作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见。
  3. 无论是奉献、祷告、读圣经、教训,一切衣食住行育乐都为了让别人看见。
  4. 我们人就是有这个弱点。
  5. 其实有这样的想法,也是无可厚非。
  6. 我们常自寻烦恼的问题是,在别人的眼中,我们做得如何?
  7. 我自己的经验,擦桌椅总有一种感觉,如果有个人走过来的话,那就更好。
  8. 其实,这样的生活很可怜,因为很在乎别人的看法。
  9. 而这样的崇拜也很可怜。因为那根本不是崇拜。
  10. 而在这种宗教生活中的上帝,实在只是个次要的对象而已。
  11. 事实上,为了让别人看见的信仰,是最不真实的。
  12. 因为这种信仰根本目中无神。
  13. 而一位目中无神的人,他同样目中无人。
  14. 耶稣基督面对的就是这样的情形。
  15. 而他要改变的就是这种假冒为善的生活和信仰。
  16. 他要我们一切所作的事、都是要叫神看见。
  17. 前几天,神学院校园内多了一个水族箱,有一位学生分享,我们传道人就像是生活在水族箱、金鱼缸一样。
  18. 对这种讲法,我不是那么赞成,弟兄姊妹不会这样的,我从来没有这种体会。
  19. 不过,如果真是如此,只有传道人生活在金鱼缸吗?
  20.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金鱼缸中。
  21. 你今天坐在这里,是不是在一座水族箱内?
  22. 只不过,我们在这座广阔无比的水族箱中,我们不是被动的等人来检视我们,而是活出让神看见的生活。
  23. 而当我们目中有神的时候,我们也让人看见我们信主的见证。
  24. 我们就是要让人看,让人从我们的生活,看见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
  25. 让人从我们的生活,看见耶稣基督的慈爱。

结语:

  1. 在第13节中,耶稣作了一个结论,说明了法利赛人的问题:「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正当人前,把天国的门关了,自己不进去,正要进去的人,你们也不容他们进去。」
  2. 法利赛人如何挡人进入上帝的国度?让人无法找到真神?
  3. 他们的方法就是:能说却不能行;加重别人的重担;以及一切所做的事,都为了叫人看见。
  4. 我们要如何帮助人认识神?如何建立正确的信仰生活?
  5. 答案就是:靠著神的恩典,能说也能行;加重别人的重担;以及一切所做的事,都为了叫神看见。

mschiang